金秋盛会,共话大数据医疗新篇章
金秋十月,中华医学会第十三次全国数字医学学术年会大数据医疗分论坛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隆重召开,并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汇聚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医护人员及学生代表,共同探讨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为推动医疗健康服务的智能化、精准化进程贡献力量。
开幕式与专家介绍
论坛在米白冰教授的热情致辞中拉开帷幕。他首先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今天的三位主持人:陕西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张义主任、西安交通大学的裴磊磊教授和李超教授,这三位专家分别在传染病防控、大数据医疗应用及临床研究与卫生经济学评价等领域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入见解,为论坛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专家报告亮点纷呈
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七位重量级专家依次登场,为与会者带来了一场场精彩纷呈的学术盛宴。
首先,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彭志行教授以《大数据时代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的数智挑战》为题,深入剖析了当前传染病监测预警体系面临的数智化挑战,并提出了前瞻性的改进建议,为提升我国传染病防控能力提供了宝贵思路。
随后,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网络信息部的蔡宏伟部长分享了《DRG分组的数据基础及指标应用的最新研究》。蔡部长从数据基础出发,详细阐述了DRG分组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为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提供了数据支持。
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科研处的祖平处长则带来了《科技创新如何赋能疾控高质量发展》的报告。祖处长从科技创新的角度,探讨了如何借助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推动疾控工作的高质量发展,为构建更加完善的公共卫生体系提供了有力支撑。
空军军医大学的王霞教授以《我国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化建设及其应用展望》为题,深入分析了电子健康档案标准化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应用前景。王教授的报告为推动我国电子健康档案的普及和应用指明了方向。
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米白冰教授,以其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与会者带来了《REDCap系统在疾控科研项目管理和数据治理中应用》的专题发言。米教授详细介绍了REDCap系统在科研项目管理和数据治理中的优势和应用案例,为提升科研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数据质量提供了有力工具。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的秦国友教授,基于加速度计测量技术,探讨了“周末战士”类型体力活动以及遗传易感性与抑郁和焦虑风险的关联研究。这一独特视角的研究不仅丰富了我们对体力活动与心理压力间潜在关联的认识,也为相关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的思路。
最后,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的杨颖院长,以《大数据分析如何助力疾控高质量发展》为题,阐述了大数据分析在疾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应用前景。杨院长通过具体案例和数据,展示了大数据分析在提升疾控工作效率、优化资源配置等方面的显著成效,为疾控工作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口头发言亮点回顾
在专家报告之后,口头报告环节也同样精彩纷呈。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的秦佳璇同学分享了《数字健康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为我们展示了数字健康领域的国际前沿动态和成功经验;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谢霄玲医生探讨了肥胖与慢性肾脏病关联的前瞻性队列研究,为我们揭示了肥胖与肾脏疾病之间的潜在联系;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的俞红医生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了我国2型糖尿病与听力损失的研究现状、热点及未来趋势;西安交通大学的曹岁霞同学探讨了陕西省居民室内燃料使用及被动吸烟与心脑血管风险的关联;北京大学的王予童同学讲解了多中心场景下观察性研究中多种研究设计及对照选择的方法学进展;而来自西安交通大学的王梦纯同学则基于UK Biobank数据,探讨了围绝经期妇女体内激素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风险的关联研究。这些口头发言不仅展示了年轻学者和医生的学术风采,也为大数据医疗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和思考。
总结与展望
随着论坛的圆满落幕,与会者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本次论坛不仅为我们展示了大数据在医疗领域的广泛应用和深远影响,也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学术交流与合作机会。未来,我们期待在大数据的推动下,医疗健康服务能够更加高效、精准、智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同时,我们也期待各位专家学者能够继续携手共进,共同推动大数据医疗领域的创新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