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陕西卒中专科联盟2025年工作部署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专家、全省各地市卒中专科联盟主席、相关医疗机构卒中领域专家及管理者30余人齐聚一堂,为贯彻落实“健康中国行动”和《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工作方案(2024—2026)》,推进陕西省卒中防治体系建设,提升区域脑卒中救治能力共襄盛举。会议由国家卒中学院西北分院院长、陕西卒中专科联盟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学科带头人屈秋民教授主持。



会议讲话

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委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卒中专科联盟副主席、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副院长韩建峰教授全面部署了2025年全省卒中中心建设的目标任务,对全省三级、二级卒中中心建设评价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他指出,评价工作要严格按照2024年陕西省三级、二级卒中中心建设指引评价标准,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导下,将专家组的集中评价和的日常质控评价相结合,建立常态化评价工作机制,不断推进全省卒中防治服务体系建设,共筑我省卒中防线。


陕西省卫生健康委百万减残工程专家委员会秘书长高毅军解读了起草的《2025年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评价工作实施细则》文件,提交会议讨论,并在今后开展全省三级、二级卒中中心建设评价工作中能够规范遵照执行。同时,他重申了《关于组建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指引评价指导及质控工作专家组的通知》和《关于申报“卒中中心建设管理信息登记能力提升培训班”的通知》两个文件要求,他强调,专家组由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评价及质控指导专家、省外相关专家、各地市卒中专科联盟组织的专家团队共同组成,在被评价医院通过现场查看、数据调取、意见反馈、专家组成员对照《评价标准》在手机端口提交“是、否”评价意见等信息化方式进行评价汇总;他说,要每年进行卒中中心建设指引评价和质控指导工作,实行动态管理,形成鼓励先进、推广经验、推进卒中中心建设可持续发展的态势。


西安交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陕西省卒中中心建设数据治理与质量控制办公室主任米白冰教授对“陕西省三级、二级卒中中心建设指引评价标准”数字化平台进行模板演示,评价体系涵盖卒中中心建设管理、技术、平台数据等三个部分,多维度依托数字化平台将实现2025年全省卒中中心建设评价结果的在线填报、自动评价汇总、及时反馈等功能,提升全省各级卒中中心建设评价工作的效率和数据质控分析科学性,本评价系统不仅适合专家组高效便捷使用,同样适合全省各级卒中中心建设医院的自查自评使用,极大提升医院卒中中心建设过程中的缺陷管理。


陕西卒中专科联盟中风识别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咸阳市卒中专科联盟主席、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副院长鱼丽萍教授对“2024年陕西省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工作”进行了回顾总结,全面部署了“2025年陕西省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及全省推广”的工作安排。她强调,按照2025年中风识别行动目标任务,继续推广“识别+行动”工作机制,各地市卒中专科联盟推荐并组织2--3家县(区)卒中中心建设医院牵头,全省中风识别行动试点单位增加30家,下半年全面推广,在当地县(区)政府、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支持下,构建县(区)覆盖全社区、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全域人群脑卒中宣教促进、筛查识别、救治随访体系。
会议讨论


会议讨论中,现场各位专家、地市卒中专科联盟发言踊跃,对2025年全省卒中中心建设的目标任务表达了信心和积极落实的意愿,对开展全省三级、二级卒中中心建设评价工作、中风识别行动试点与推广、基层卒中中心“哨点、吹哨人”标准与模式、“信息员”培训方式、信息数据平台工作等提出了宝贵意见建议。









会议总结

韩建峰教授对会议进行总结,回顾了本次会议的各项重点,他指出,全省各地可以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在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指导支持下,依托专家和各级卒中中心建设医院的力量,2025年陕西省卒中防治体系将更加完善,大家共同努力,持续贯彻落实国家百万减残工程实施方案,降低我省脑卒中发病率、复发率、致残率和死亡率,提升民众健康水平,为“健康中国”聚力赋能。
本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为全省卒中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凝聚了共识,将有力推动区域卒中防治体系的建设和发展,为民众健康筑牢防线。
编辑:格桑玉珍;审校:米白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