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人:张子恒
参考文献:CUI X, SHI H, HU Y, 等. Association between estimated pulse wave velocity and in-hospital and one-year mortality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kidney disease and atherosclerotic heart disease: a retrospective cohort analysis of the MIMIC-IV database[J]. Renal Failure, 2024, 46(2): 2387932.
内容概要
劲动脉-股动脉脉搏波速度被确定为心血管死亡率和肾损伤的自主预测因子,可以用计算的脉搏波速度进行无创估计(ePWV)。本文探讨估计脉冲波速(ePWV)与同时患有慢性肾脏病(CKD)和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ASHD)患者的住院和一年期死亡率之间的关联。
本研究使用MIMIC-IV数据库的数据,包括1173名同时患有CKD和ASHD的重症患者。按照ePWV值将患者分为四组,并使用Kaplan-Meier生存曲线分析生存率差异。利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ePWV与住院死亡及一年期死亡的关联,并使用限制立方样条(RCS)模型进一步探讨剂量反应关系以及分层分析。生存分析结果显示,ePWV较高与生存率呈负相关。调整混杂因素后,ePWV水平高(ePWV > 11.90 m/s)与CKD和ASHD患者的住院及一年死亡风险显著相关(HR = 4.72, 95% CI = 3.01–7.39, p < 0.001;HR = 2.04, 95% CI = 1.31–3.19, p = 0.002)。RCS模型进一步确认了随着ePWV值上升,住院及一年死亡风险呈线性增加。Cox模型显示,ePWV与死亡风险之间存在线性关联,表明ePWV值的增加与死亡风险的上升相关。ePWV可能成为CKD和ASHD患者住院和一年期死亡评估的潜在标志物,高ePWV与较高的死亡风险强相关。分层分析发现,不同亚组(如年龄、性别与心功能不全的影响)中高ePWV对死亡风险的影响有所不同。
总体评价
本文的结果扩展了ePWV在评估重症CKD和ASHD患者风险中的潜在应用,指出它在风险分层和预后评估中的价值,并讨论了未来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整体而言,ePWV为简单易用的生物标志物,可能对改善这类患者的临床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分析大规模临床数据库,揭示了ePWV作为死亡率预测因子的有效性,补充了心血管和肾脏病领域的研究。这项研究的设计严谨,统计分析方法得当,考虑了多种混杂因素,结论具有较高可信度。然而,文章也承认了其局限性,包括为回顾性研究可能存在的选择偏差,以及对不同人群的外推性限制。未来的研究应继续验证ePWV在不同患者群体中的适用性,以促进其临床应用。整体来看,文章为CKD和ASHD患者的管理提供了新见解,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撰写人:张子恒;编辑:格桑玉珍;审校:米白冰